咨询热线 : 0577-88870306
18906666287

一、商业步行街路面铺装景观的设计要点

1. 地面铺装要平坦

  由于商业步行街中人流密度较大,不易发现地面的高差变化,因此地面铺装要平坦,尽量减少高差的变化,地面不得已有高差变化时,应做明显的标志,如铺装色彩、材质的变化。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择应考虑雨、雪季防滑的问题,采用表面质感粗糙、透水性好、耐污染性强、清扫方便的材料。易于施工、维护的砌块类材料是较好的选择。

2. 铺装尺度要亲切、和谐

  在商业步行街中,铺装尺度要亲切、和谐,使人们感受到自我,可以与空间环境对话,完全地放松和随意。铺装色彩要注意与建筑相协调,由于各家店铺立面设计五花八门,因此可以采用一种有统一感的主色调铺装强化街道景观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细部色彩设计要亮丽、富于变化、生动活泼,以体现商业街生机勃勃的繁华景象。

3. 适应不同空间变化的要求

  现代城市的商业步行街与传统的商业街相比较,要求有更多的功能、更丰富的内容。人们除了仍旧依恋于熙熙攘攘的街市之外,还希望有一些供观赏、休息、娱乐的场所和设施以及社交活动的场所。对步行空间的要求也绝非简单的一条狭街走到头的基本格式,而是希望能有适应功能要求的空间变化。因此,现代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大体可划分为流动空间、集散空间和停留空间。铺装景观设计是分隔空间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可以带给人方位感与方向感。

4. 体现个性化和特色

  此外,商业街步行的地面设计还应该充分体现个性化原则,营造其独有的魅力特色。铺装材质的精心挑选、色彩的精心设计,会使地面与街道整体环境气氛相协调,可以强化街道的个性形象。同时,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经过设计、按一定的形式拼接、组合,同样可以创造其个性化形象。

二、经典实例一: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在素有“中华第一街”美誉的上海南京东路步行商业街改造工程中,最大的可发挥空间即是地面的铺装处理及景观设计。步行街地面设计是在中外设计师协同合作的基础上,以法国的“金色地带”(Golden Line)(简称“金带”)的构思方案为基础,结合活动及环境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化与细化设计,象征性、标志性及简约性设计原则体现在各个层次及细部的设计中。

  例如,具体做法是,在南京东路路中线以北布置一条4.2米宽的“金带”,以此为核心,限定动、静两种活动的不同区域。凡在“金带”以外的两边范围属于流动性区域,尽可能进行中性化处理,简洁明了地形成开敞流动的空间。而“金带”则设计为静态休息区域,设计提供充足完备的服务设施、建筑小品,如问询处、电话亭、售货亭、垃圾箱、路灯、座椅、花坛、雕塑及广告牌等。

  地面铺装以简洁洗练为原则,均采用花岗岩板材,根据不同活动分区的功能及行为特点,分为四种类型:

  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根据人们活动的基本功能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无论是各层次空间的组织、地面铺装、街道家具与环境小品的设计还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都基本满足了人们的活动需要,形成了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情趣的整体环境效果。步行街建成后,南京东路的吸引力明显增加,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物质环境效益。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休闲、购物、旅游、餐饮、娱乐、以及进行商务活动和社会交往的理想场所。

三、经典实例二:武汉江汉路商业步行街

  在武汉人眼里,江汉路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一段历史,一段记录着武汉百年风云的历史。在武汉人的心里,将江汉路改造为步行街,不仅仅因为她是一条繁华的现代商业街,更因为她的繁荣与衰败、古朴与现代、沉重与自豪,她的每一寸土地所蕴含着的历史风雨。因此,在步行街改造过程中,决策者们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用石头“铺”出江汉路的悠悠韵味。

  石头的颜色是铺装效果成败的关键。步行街的主路段设计采用中性偏暖色调,重型步道采用骆驼红,其他则采用进连红,将通过材料的不同质感来表现光与影的变化。步行街的“大门”取名“回归广场”,以进连红和瑞青石“工”字型铺砌为主,从沿江大道开始色调由黑到红、由深到浅、由冷到暖。黄陂街节点被看作是江汉关的延续,因此它被设计为开屏的孔雀,以瑞青石扇形铺砌,继续表现出热烈的气氛。

  在花楼街节点,瑞青石的“田”字铺装,喻意“田园”,再配上轻巧的廊道,精美的柱子,使人产生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江汉一路新生广场的构思匠心独具,骆驼红、进连红配上兰麻和印度红,并点缀以印度白,呈放射状层次铺开来,让人看到一种银瓶乍破、凤凰涅后新生的形象。江汉二路节点以芝麻白、印度白、金花米黄为主铺装出武汉市市花——梅花,取梅花盛开时的美丽寓今天江汉路的兴旺。而芝麻白、金花米黄、芝麻灰三色的巧妙组合,则自然地表现出江汉三路节点的主题

版权所有◎2015 温州家装/温州市易家装饰有限公司     地 址:温州市法派路26号     业务热线:0577-88870306  18906666287     传 真:     ICP备案号:浙ICP备11041062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202001670号